技術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5??示蹤氣體法
5.1??檢測條件
5.1.1??測試期間,室外風速不應大于3m/s。
5.1.2??示蹤氣體宜采用二氧化碳(CO2),也可采用六氟化硫(SF6)。
5.1.3??現場應布置攪拌風扇。
5.2??試驗準備
5.2.1??測試前,建筑的測試空間容積(Vt)應按本標準第4.2.1條的規(guī)定計算。
5.2.2??建筑構件的啟閉狀態(tài)應按本標準第4.2.2條的規(guī)定進行調整。
5.2.3??現場示蹤氣體濃度測點的數量應根據測試空間容積和凈高確定,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測試空間容積小于或等于1.25萬m3時,至少應設5個測點;
????2??測試空間容積大于1.25萬m3、小于或等于6萬m3時,容積每增加2500m3,應增設1個測點;
????3??測試空間容積大于6萬m3時,應至少設30個測點;
????4??測點沿高度方向分層布置,每層高度不宜大于7m;
????5??每個測點代表的體積宜一致。
5.2.4??測試期間,應記錄測試空間內、外溫度(Ti·s、Te·s),室外風速(υe·s)。
5.3??測試
5.3.1??測試前,應測量建筑內的示蹤氣體背景濃度(C0)和示蹤氣體室外濃度(Cout)。
5.3.2??示蹤氣體的目標濃度(Ctarget)應符合表5.3.2的規(guī)定。
5.3.3??測試所需的示蹤氣體釋放量(Vtarget)應根據示蹤氣體的目標濃度和背景濃度按照下式計算:
式中:Vtarget——所需的示蹤氣體釋放量(m3);
??????Ctarget一—示蹤氣體目標濃度(ppm);
??????C0——示蹤氣體背景濃度(ppm);
??????Vt——測試空間容積(m3)。
5.3.4??當選取的5個測點的示蹤氣體濃度與5個測點平均濃度的偏差小于10%,且超過目標濃度時,認為測試空間內示蹤氣體混合均勻,可開始測量。若30min后仍未均勻混合,應重新釋放示蹤氣體并調整攪拌風扇使測試空間內示蹤氣體混合均勻。
5.3.5??測量開始后,應每5min記錄1次各測點示蹤氣體濃度,并持續(xù)記錄6h。
5.4??數據處理與分析
5.4.1??測試空間在自然壓差下的換氣次數(Nn)可按下列公式計算:
式中:Nn——自然壓差下換氣次數(h-1);
??????ti——第i個記錄點距開始測量時刻的時長(h);
??????C(ti)——開始測量后,第i個記錄點對應的測試空間內示蹤氣體濃度(ppm);
?Cout——室外示蹤氣體濃度(ppm);
??????n——室內示蹤氣體均勻混合后的記錄點數,無量綱。
5.4.2??測試建筑的整體氣密性能宜根據自然壓差下的換氣次數Nn進行分級。
6??檢測報告
6.0.1??采用壓差法進行建筑整體氣密性檢測,檢測報告應包含下列信息:
????1??工程概況及建筑信息等;
????2??檢測時間及室內外溫度、風速、大氣壓等;
????3??檢測依據的有關標準及委托方提供的技術資料;
????4??檢測儀器名稱及型號;
????5??檢測前后自然壓差平均值、壓差-滲漏量曲線圖、圍護結構單位面積滲漏量、氣流系數、氣流指數、滲漏系數、回歸公式的相關系數等檢測數據及結果;
????6??建筑換氣次數和相應的建筑整體氣密性等級;
????7??建筑外立面、檢測設備現場安裝圖等現場檢測圖片;
????8??檢測人員、審核人員、批準人員的簽字。
6.0.2??采用示蹤氣體法進行建筑整體氣密性檢測,檢測報告應包含下列信息:
????1??工程概況及建筑信息等;
????2??檢測時間及室內外溫度、風速、大氣壓等
????3??檢測依據的有關標準及委托方提供的技術資料;
????4??檢測儀器名稱、型號、示蹤氣體類型;
????5??檢測前后自然壓差平均值、示蹤氣體背景濃度、室內示蹤氣體濃度平均值、室外示蹤氣體濃度平均值等檢測數據及結果;
????6??建筑換氣次數和相應的建筑整體氣密性等級;
????7??建筑外立面、檢測設備現場安裝圖等現場檢測圖片;
????8??檢測人員、審核人員和批準人員的簽字。
4.4.2??壓差測試的氣流系數(Cenv)、氣流指數(n)和相關系數(r2)可按下列公式計算: